偌大的廳堂,各處燈火燒得一室通明,濃厚的紫流金味惹得顧昀皺了皺鼻子。他立於擺滿奏摺的木桌前一動不動,眼神鎖著皇帝李錚,等著一場議論,或是一道命令。
李錚從長庚手中接過皇位後,已有十載。任太子時,他曾與安定侯、杜公子遊歷四方,讓當初的毛頭小子也長成博覽見聞的明君。如今,他延續李旻定下的國制,卻非墨守成規,而是胸懷天下,因時制宜。如前陣子暴雨席捲華北,造成各地水患,黃河下游路線再次擺盪,引起改道的區域氾濫成災。皇帝第一時間與眾幕僚商議後,大量招募民間閒置的火機,並用上國家軍隊,齊心協力排乾被淹沒的土地,再沿著新河道興建堤防,完成上任以來最值得嘉許的功業。
眼下,李錚終於定住腳步,拉開木桌右側最上層的抽屜,拿出玄鐵虎符,指腹細細摩娑上頭的刻紋。顧昀見狀,心底一沉,垂下視線。桌面一角,打磨拋光的年輪似在眼前愈發模糊。
「顧愛卿,朕很懷念你帶兵打仗的英姿,」李錚看向階下的顧昀,卻只對上他光潔的額頭。略一蹙眉,他執著虎符走下台階,站在顧昀身側,「自你辭官後,朕沒看過比你更厲害的將軍。」
「多謝陛下賞識。」顧昀側身向皇帝作揖,臉埋在朝服的寬袍之下,「臣不解言外之意,還望陛下直說。」
李錚聞言笑了兩聲,清脆的嗓子還保有童稚的色彩,「顧帥可知東瀛一事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