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書籍 (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  《太平天國之秋》述說中國近代一段重大的歷史──「太平天國」,看亂世中清廷、洋人及太平天國三方角力的過程中,為了各自的利益作出何種取捨,以及清廷與太平天國之間起伏不定的勢力消長。本書第一部「帝國的黃昏」,從洪仁玕加入太平天國前的遊歷著筆,西方的價值觀隨著干王進入太平天國;到了第二部「挽狂瀾於既倒」,轉而詳述曾國藩的家世背景及創建湘軍的經過,另闢一條清廷視角的故事線;最後全書收束於第三部「太平」,湘軍勢力日盛,最終戰勝太平天國,結束多年的戰亂。特別的是,三個部分裡英國人、美國人及其他洋人的力量不時穿插其中,也確實左右了局面;作者注意到這點,於是著墨英國議會對中決策的爭論過程,以及各派的主張,是本書值得關注的特色之一。

 

 

飛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 Peter Burke撰寫的《製作路易十四》,是一本具有文學性的歷史作品。本書正文僅不足三百頁,言簡意賅卻不深奧,適合初學者閱讀;同時,通透地分析路易十四的形象。因為還沒有人概覽過路易十四在當代的形象[1],此主題作為問題意識,可見本書的史學地位及獨特性。以下將分別針對作者的筆法表現及史學內容,試評論及分析。

  置於正文前的目錄,已見作者規劃章節之用心。首先,全書談論路易十四的「形象」,為虛物,作者將它比喻為路易十四在舞台上的演出;這個觀念來自第一章,而本章即被命為路易十四的「進場」。除了再次強調路易形象的表演特徵,亦是雙關語,為本書拉開序幕。此外,第三章「日出」及第八章「日落」,取代路易十四的「誕生」及「逝世」,是另一處文學性的筆法,呼應路易時而被擬作太陽之事。有趣的是,日出及日落工整地對稱,但末章卻是路易十四「回顧」而非反義詞「退場」;似在暗喻讀者,路易十四的生命是有限的,但包圍在外、屬於虛物的形象卻得以不朽,綿延至今而永不落幕。其次,本書研究方法結合編年與分析[2],路易的當代形象採編年分章,讀者易於掌握時間脈絡;其中,作者舉出大量被各方產出的形象並分析,試釋路易形象塑造的成果,及各形象之內涵。最後,各章有獨立明顯的主題,又不失前後連貫,如每章的首段及末段常補充相鄰章節的內容;而各主題進行歸類後,能以簡單的樹狀圖呈現概要,可見其結構完整。本書能被分為三部分:製造、接受及比較,又符合書名,以製造為重。「製造」講產出路易形象的製造者、方法等,又分民間及官方,民間以負面形象為主,見第十章;官方則產出正面形象,見第二章至第八章,但常要處理功名不相符的矛盾,見第九章。「接受」是群眾、貴族及使節等接收形象的人,見第十一章;「比較」則把路易與他人的形象相比,見第十二章。

  排版及寫作手法亦值得讚賞。首先,敘述的邏輯性高,作者習慣先提出論點,再舉數枚例子作證;各論點間互相串連,並不斷地呼應問題意識;讀者便易於提綱挈領,通順地閱讀及理解。如作者為強調「路易的形象展現在多樣且多量的素材上」,便列舉各類材質,並公布藝術作品的統計數量,增加說服力。[3]其次,為展示形塑路易形象的多元媒體,本書圖文穿插,且鄰近之圖文互有關聯;圖畫除了呈現文字說不清的細節,使讀者更易了解外,也為枯燥的歷史作品增添活潑氣息,閱讀時在圖、文間轉換,接收不同形式的資訊,也較不易疲倦。最後,作者在每章開頭,引用一段文學的短言,文史結合也帶有活潑之意;這段短言常是呼應及總結全章,暗藏本章的重點。如第二章引言提及「適當」的讚美,就與文章中分析「如何應用修辭讚美國王」呼應[4];又如第三章引言中「幼時『表情威嚴』,長大後豈是泛泛之輩」,暗指路易十四從小就會扮演及偽裝,藉以顯露威嚴,長大後更是爐火純青地塑造自身的形象。[5]然而,排版上仍有兩點瑕疵。一是放入圖片立意雖好,但本書以黑白印刷出版,無法凸顯油畫的特色,也就是色彩的細節變化。如莫朗的〈橫渡萊茵〉被黑白印刷後,幾乎只見天空及樹,人物的行為、地面、河的位置幾乎完全無法辨識[6]。二是正文中若有引用,則直接把出處用括號置於引文後方,雖字型大小稍有縮減,仍些許干擾閱讀;建議可以利用註腳,將註釋集中放在頁面底部,這樣整齊、乾淨,也較美觀。

  以下逐一說明書中運用的史學觀念。第一,Bloch與陳寅恪都認為「以今喻彼」能協助我們了解歷史[7];書中路易十四種種看似裝模作樣的舉動,作者以現代「宣傳」、「戲劇表演」的觀念比喻,也達到同樣的效果。 Burke 直言,要為現在與過去兩種不同的觀念建立溝通,與Carr的想法不謀而合[8]。第二,跨學科的史學分析為本書一大特色。因史料種類廣泛,因此需要圖像學、文學、建築學的知識;又要探討路易形象對他人的影響,也得對人類學、心理學有所了解,如人們視王國與國王為配偶的神祕心態,及逐漸以抽象觀念取代「類似」的概念[9];同時,作者是具備社會學訓練的史家,本書定位在「傳播史」的範疇。[10]各學科能彌補彼此不足之處,讓讀者更全面地認識路易的形象。另有Braudel及傅斯年贊同若運用跨學科的知識,對史學研究會有極大的助益;此外,傅斯年呼籲史家擴大史料的來源,與本書使用油畫、雕刻、紀念章甚至凡爾賽宮等進行研究,頗有相似之處[11]。第三,路易實施個人統治後,曾有紀念章讚揚他帶來「秩序與快樂」,並結束「混亂主宰一切」的時期[12],此與笛卡爾提出之科學研究「新方法」皆贊同獨立的決策及行動,比多人並行的混亂場面更好。[13]最後,路易十四有個形象被描述成聖路易。[14]藉著刻劃宗教聖人的形象,提升地位及權威的作法,也可見於清朝乾隆皇帝。[15]

  本書除了文學、史學性格兼具,於書後的附錄及名詞集解,亦可明白作者的用心。附錄一、二統計路易十四在位各時段生產的紀念章及圖畫數量,以明確的數字增加說服力,並呼應第九章所言,這些大量製作的紀念章、圖畫,都是回應路易十四的形象危機。[16]另外,本書原文是英文,附上法文的名詞集解,有助讀者理解及進一步搜尋。整體而言,我對此書的評價甚高,它是一本有趣並考究嚴謹的歷史佳作。

飛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感謝樂樂借我書!

從封面就能看出設計的巧思,標題背光時是暗黑色的,迎光就像海一般波光粼粼的藍,說著是很多事物的兩面性吧。也跟英文書名「Blue is the deepest color」符合,藍色跟暗黑色似是一體兩面的。

講到藍色,應該就脫不了憂鬱類題材,就像潘柏霖前一本《粉紅》也是滿符合顏色的刻板印象,講著有點夢幻的,粉紅泡泡的愛情。
潘柏霖在《藍色》中,一貫地用比擬探討議題。這本的議題更多了,除了主要推動故事進展的大議題外,各章偶爾會出現一些小議題,用兩位主角的視角看眾人的所作所為,現代人的通病似乎不言而喻。
先來講講大議題,表面上是講藥物成癮,實際上則跟憂鬱症有很大的關聯。我對憂鬱症也只有一點點概念,就用這些認識去看潘柏霖文中的隱喻。故事裡有兩種藥,「忘得糖」跟「望得糖」,後者會有成癮現象。兩者的作用也有一點差異,如果一人內心有空洞(類似負面思想甚至憂鬱症),忘得糖會讓你忘記那個洞(類似現行的藥品吧?),望得糖則會把那個洞補起來,我覺得是現代科學未達到的境界啦。文中用成癮問題展現把洞補起來的渴求,那是把洞忘記遠遠比不上的。成癮問題要如何解決?似乎就現實中如何把洞補起來一樣困難。
小議題就不多說了,有些人似乎是言行不一,有些事在道德上永遠說不出對不對。雖然潘柏霖都用很誇張的主題詮釋,但都非常有既視感。可以套用在現實事件中,跟隨主角銳利的眼光,把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反思一遍。
講到主角,其實距離讀完已經有一段時間,只能講講我對他們的印象,或許不太真切。首先他們相遇的背景實在太像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,同樣是一個假期,同一個房間,甚至主角都是男生;不過看到後來,兩者專攻的方向非常不同,既視感也就沒那麼強烈了。
全書以吉拿作第一人稱視角走完故事,我對他的第一印象是,也太厭世了吧。他幾乎對身邊所有事物通通不滿意,但他有個強項,就是能演出對方心中想看見的自己。
再來是入住吉拿家的房客阿藍,他較吉拿顯得活潑大方多了,但後面會發現他也是個有故事的人。全書算是以他的故事為主題。
兩人一起經歷了很多事,某方面來說,他們互相拯救了一部分的彼此,也因此建立很緊密的聯繫。封底,「如何接受會離開的人,進來自己的世界?」呼應阿藍當初進入吉拿生活中的身份設定,他們注定會分開,只是相處的時間很短,所以這個問題顯得重要。把時間拉長來看,每個人平均大約八十年的人生,身邊也沒有人是不離開的吧。

認真分析這本書的話肯定會寫出長篇論文,所以就先隨便談談自己的讀後感。

兩天後要去聽潘柏霖演講了!!!!超期待!


文章標籤

飛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